桃树流胶病和红颈天牛防治要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桃树流胶病和红颈天牛防治要点

    31259 阅读 2015-09-01 发布时间

     

     ()桃流胶病
    生理性病害.枝干、新梢、叶片、果实上都可发生流胶现象,以枝干最严重。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流出黄褐色透明胶状物。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并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加速桃树死亡。
    造成桃树流胶的原因很多,如遭受病虫为害,施肥不当(缺肥或偏施氮肥)、土质黏重排水不充,夏季修剪过重,定植过深,连作及遭受雹害、旱涝、冻害、日灼等,都会造成桃树的流胶。老弱树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管理,促进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树势。
    2)流胶严重的枝干秋冬进行刮治,伤口用波美5—6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硫酸铜液消毒;或用14的碱水涂刷,也有一定的疗效。
    (二)桃红颈天牛
    桃树重要害虫,幼虫蛀食桃树枝干皮层和木质部,使树势衰弱  者,寿命缩短。严重时桃树成片死亡。
          1.形态特征
      成虫除前胸(俗称头颈)背面酱红色外,其余均为黑色,故称为红颈天牛。体长2837毫米,雄虫较雌虫为小。
    卵淡绿色,状如芝麻粒,长约3毫米。幼虫乳白色,老熟时长约50毫米,前胸背板前缘中间有一棕褐色长方形突起,胸部有不发达的胸足3对。蛹黄白色,长约36毫米。 
         2.生活习性
    以幼虫在枝干被害处越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蛀道中的蛹室内化蛹。成虫中午多静息于枝干处,卵散产于枝干粗皮和裂皮内,特别在流胶病严重的枝干上产卵更多。
    幼虫孵化后,先在皮下蛀食,蛀人处多有流胶及细小蛀屑和虫粪;至第2年幼虫开始蛀人木质部,蛀道多由下而上,略弯曲,一般不超过20厘米,孔口多位于被害部位的上方。
          3.发生规律:一般3年完成一代。老熟幼虫5月间化蛹,成虫6月中下旬发生, 6月下旬~7月上旬产卵, 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
         4.防治方法
    16月中下旬成虫发生期开展人工捕杀;幼虫危害阶段根据枝上及地面蛀屑和虫粪,找出被害部位后,用铁丝将幼虫刺杀。
        26月上旬成虫产卵前,用白涂剂涂刷桃树枝干,防止成虫产卵。白涂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硫黄(或石硫合剂渣)1份、食盐0.2份、动物油0.2份、水40份混合而成。
    3)于45月间晴天中午在桃园内释放肿腿蜂(红颈天牛天敌),杀死天牛小幼虫,开展生物防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