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化瓜是指雌花形成后不能继续生长成产品,而果实黄萎脱落的现象。设施黄瓜生产中,冬季“化瓜”现象较普遍存在,进入结瓜期后,少量化瓜属植株自身调节的正常现象,但是,大量的黄瓜未长成商品瓜而化掉,会严重影响产量。那么引起化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一、品种不当
黄瓜,是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主栽种类之一,种植面积大,品种繁多,给生产者选种适宜的黄瓜品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策:首先要看产品是否适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其次应选择适应当地种植的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不易早衰的抗病、优质丰产品种。
二、授粉不良
单性结实的黄瓜,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和营养状态影响坐瓜,当环境不良或营养不足,造成果实与植株竞争营养,使养分向雌花供应不足,导致正常授粉的黄瓜子房内不能生成植物生长素,致使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造成黄瓜不能结实而化瓜。
对策:培养健壮植株,同时满足黄瓜花期对环境的要求及养分、水分的供应,使黄瓜在良好的条件下正常授粉受精。
三、高温
黄瓜虽是喜温性蔬菜。但对高温的忍耐力也较差,植株生育的界限温度为10—30℃,结瓜初期茎叶生长迅速,瓜条生长缓慢,白天温度超过32℃,夜间高于18℃时,就会导致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显著增强,营养会大量输向茎叶,使瓜秧徒长导致化瓜条养分积累少而化瓜。
对策:加强温度调控管理,将温度控制在适宜于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范围内,白天为20—25℃,夜间12—16℃,最低不低于8℃。
四:连续低温
由于冬季设施黄瓜生产正值低温、寡照,再遇到连续阴、雾、雪天气时,地温下降,植株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使根的吸收能力减弱,造成黄瓜植株长势弱,影响了植株正常生长,导致了瓜条养分供应不足,引起化瓜。
对策:提高设施内温度,尽量缓浇水,提高低温,也可用促根的药剂灌,促发根。同时要尽量增加设施的日照时数,即使阴天也要揭帘,并清除棚膜上面的灰尘,增加透光率,必要时采取人工增温措施。
五、病虫害
设施黄瓜栽培期间,若环境调控不好,管理不当,就极易发生病虫害。当病虫害危害黄瓜叶片,再加上生产者只注重化学防治,忽视农业防治,施药浓度过量,间隔时间短,产生药害,造成植株叶片皱缩,降低光合作用,使制造养分的功能减弱,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引起化瓜。
对策:搞好病虫害的农业综合预防,培养健壮植株,适时放风。最好选用烟剂防治,化学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安全期用药,以减少药害发生。
六、肥水失调
在结瓜盛期黄瓜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如肥水供应不足,光合产物减少,根系发育受阻造成植株瘦弱,就引起化瓜;另外氮素过多也会引起瓜蔓徒长而化瓜。
对策: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浇水不能太勤、过大,注意适当增加磷、钾肥,补充锌、硼等微肥,增强植株的抗性。最好随水追施含有腐殖酸或氨基酸的肥料。
另外,引起化瓜的原因还与种植密度、摘瓜早晚、CO2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应结合植株调整、肥水等措施加强管理,减少化瓜,提高座瓜率,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