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地区,不少家庭养几条金鱼用来观赏,但成功繁殖的不多。通过自家的金鱼繁殖过程,总结出一些关键要点,下面给大家一一介绍:
1.养殖壮体亲鱼
在金鱼繁殖前,首先要将金鱼养壮,这样可使雌鱼体内卵子发育健壮,亲鱼产卵后也不容易得病死亡。亲鱼繁殖前可进行每日早晚两次喂食,投食量以10分钟吃完鱼食最佳。投食量过多容易导致水质污染,使鱼染病。投食可用专业鱼食、线虫、煮熟小米粒、蛋黄等。
2.繁殖温度
家养金鱼进入2、3月份,室内平均温度达到16℃以上时,金鱼进入繁殖季节。当然为促进金鱼繁殖,也可将鱼缸水温升温到16℃以上,保持几天。为鱼缸换同温度提前放好的清水也可刺激金鱼产卵。
3.金鱼产卵前期准备
当发现亲鱼有追尾也就是迅速追逐现象的时候就需要做准备了。
产卵盆和孵化盆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或食盐刷盆。最好浸泡10-20分钟左右再刷干净。也可用70-80℃热水烫盆两次,随后放在一边备用。
鱼巢准备:纱窗网或玻璃均可。纱窗网可以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浸泡,然后食盐水浸泡消毒。也可用70-80℃热水浸泡两次,每次3分钟。
养水:将清水接好放置2-3天,保证水中没有氯气,氧气充足且与鱼缸内水温相同。
产卵盆和孵化盆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或食盐刷盆。最好浸泡10-20分钟左右再刷干净。也可用70-80℃热水烫盆两次,随后放在一边备用。
鱼巢准备:纱窗网或玻璃均可。纱窗网可以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浸泡,然后食盐水浸泡消毒。也可用70-80℃热水浸泡两次,每次3分钟。
养水:将清水接好放置2-3天,保证水中没有氯气,氧气充足且与鱼缸内水温相同。
4.金鱼产卵期工作
金鱼产卵一般在早晨4-5点开始,高峰期为7点到10点左右,到中午12点左右结束。当发现亲鱼有迅速追逐现象,鱼缸底或壁上有透明小米粒大小的卵粒时,说明亲鱼开始产卵。将亲鱼移动到产卵盆里,下面铺设好鱼巢。等待其产卵完毕后,立即将鱼巢转移至孵化盆,防止亲鱼啄食鱼卵。孵化盆里用提前养好的清水,不要带入产卵盆中的水。本身产卵用的盆小,而产卵用的水在水面积聚成一层白膜,水质浑浊,容易变质,因此用产卵水孵化很容易感染病菌,导致孵化失败。实践证明,中午亲鱼产完卵后,下午6点再将鱼巢转移,孵化成功率为10%以下。
5.金鱼产卵后孵化
金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2℃。水温在17-18℃时,约4-6天孵出小鱼,水温20-22℃时,约3-4天孵化,水温25℃左右时,约48小时即可孵化出鱼。当水温在17-20℃时,正常的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分裂活动,而逐渐膨胀,在孵出鱼苗之前如详细观察,鱼卵产出后第二天鱼卵开发分化,大部分为透明健康卵粒,小部分变为不透明淡黄色未受精或孵化失败卵。第三天能看到鱼卵上有两颗极小的黑点即“眼点”,第四天鱼苗陆续会破膜而出。
金鱼卵在孵化过程中,如遇气温突然变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水温降到12℃以下时,鱼卵容易死亡,水温25℃以上时,水质容易变质,导致孵化失败。在孵化期内,为保持水的清洁并使水中有充足的氧气,每天要用布把水面的脏物清出。孵化过程中不能换水,水温、水质的变化会影响鱼卵的正常发育。
6.金鱼苗初期管理
金鱼苗第一周不需要人工投喂饵料,只要保证水温在20℃左右即可,当水温降到15℃以下时可采取保温措施。如没有加氧措施盆内鱼苗不能过密,防止缺氧导致鱼苗大量死亡。
金鱼苗第二周长到3-4mm,金鱼体内营养和水中养份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生长需要。此时最佳投喂饵料为水蚤,水蚤营养丰富,大小合适,金鱼苗食用此种饵料生长迅速。也可用煮熟小米粒、蛋黄作为饵料,但颗粒大小不要超过鱼体的五分之一。不建议用线虫作为饵料,此阶段金鱼苗个体小,金鱼苗无法吞下整条线虫,导致金鱼苗进食过程卡死。
待金鱼苗长到1 cm时,就可喂食正常的鱼食了。金鱼苗体长小于3cm时不能与亲鱼混养,以防亲鱼吃掉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