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
危害症状:茎、叶、花、果均可危害,但主要危害果实,通常以青果发病较重。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茎叶枯死导致枯萎病;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不规则、深浅相间的轮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表面生少量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1)选用良种,严把育苗关:选用抗病良种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2)合理密植:根据具体情况和品种形态特性,合理密植。早熟栽培品种,单穴定植,一般每亩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同时,施用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3)清洁田园:定植前要清除温室内残茬及枯枝败叶,然后深耕翻地。发病前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下部黄叶、老叶,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4)降低温室内湿度:高垄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晴天早晨进行。另外,在垄沟里铺一层干麦秆草,不仅可缓释地表水,而且能缓和作物生长层气温变化,减少因高湿大温差所造成的结露,并有吸潮作用;(5)变温通风: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使温室温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风。当温室内温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继续放风,下午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30℃,当温室内温度降到20℃关闭通风口。阴雨天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
2.化学防治:做到早发现中心病株及早防治。大棚前檐湿度高,常先发病,应重点喷。要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混施,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可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天左右喷1次。
在温室内,最好选用烟剂,可以用下列药剂:20%腐霉·百菌清烟200~400克/亩;3%噻菌灵烟剂250克/亩+10%百菌清烟剂200~400克/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