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的反季节栽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白灵菇的反季节栽培

    52173 阅读 2015-07-08 发布时间

              一、栽培时间  

    白灵菇反季节栽培的接种期在67月,经过2030天发菌,于78月越夏,9月底至10月出菇。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棉子壳94%,玉米面2.8%,石膏1%,右灰2%,尿素0.2%。

    配方二:棉子壳40%,木屑40%,麸皮10%,玉米面8%,糖1%,石膏1%。以上配方水分含量保持在60%~65%。  

    三、培养料的调配与发酵  

    将易溶于水的糖、尿素等在水中溶化,其余原料混合后加水反复拌匀,堆成宽115米、高1215米、长度不限的梯形堆。堆上每隔3050厘米打一透气孔,其孔径为710厘米,每侧各打2排透气孔。堆上面盖薄膜保湿,堆下部留3050厘米不盖薄膜。当堆温升为65℃~70℃时进行翻堆,发酵710天,翻堆3次。  

    四、装袋  

    白灵菇均采用袋栽。栽培袋由厚0.040.06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制成,宽1517厘米、长35厘米。装袋前把发酵好的培养料进行调水,使其水分含量保持在60%,pH值保持在7.585。装袋时,先把袋口一端扎好,将培养料均匀装入袋内,每袋装培养料0.951.05公斤。

    五、灭菌  

    装好的料袋,高压灭菌23小时,常压灭菌1018小时。灭菌后,取出料袋放在接种室或干净的地方降温。  

    六、接种  

    当袋温降至30℃时,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打开袋口,在无菌操作下从两端或一端接入菌种,接种量为培养料的10%。  

    七、发菌管理  

    接过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叠放于床架上。培养室在放入菌袋前喷多菌灵消毒,放入菌袋后,每57天喷药消毒1次。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7℃,空气湿度保持在70%左右。避光培养。发菌1015天,当两端的菌丝布满料面时,进行翻堆。培养3540天菌丝可发满袋。  

    八、菌袋越夏  

        菌袋放入越夏场所后,应定期检查湿度并进行通风。待秋季气温转凉时,将菌袋移入菇房进行管理。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