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主要侵害枣树和酸枣树。一般于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
(1)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2)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从状,叶片小而萎黄。
(3)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
(4)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
(5)根部病变,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
枣疯病可通过嫁接和分根传播。经嫁接传播,病害潜伏期在25天到一年以上。另外,在自然界中,除嫁接和分根传染之外,也能通过橙带拟菱纹叶蝉、中华拟菱纹叶蝉、红闪小叶蝉。凹缘菱纹叶蝉等昆虫传病。发病初期,多半是从一个或几个大枝及根蘖开始,有时也会有全株同时发病的。症状表现是由局部扩展到全株,所以,枣疯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全树发病后,小树1—2年,大树3—5年,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
⑴彻底铲除重病树和病根蘖苗,及时剪除病枝枣疯病病株是传病之源。加之枣树发病后不久即会遍及全株,失去结果能力,要及早彻底铲除病株,并将大根一起刨干净,以免再生病蘖苗。
⑵培育无病壮苗。
⑶选用抗病品种和砧木
⑷药物治疗对发病轻的枣树,用四环素族药物治疗,每年施药2次,第一次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在病株主干50-80厘米处,沿干周钻孔3排、或环割,深达木质部,后塞入浸有250倍“法丛灵液400-500毫升的药棉,用塑料布包严,同时修除病枝。第二次于秋季在树液回流根部前(10月份)以同样方法再次施药,对轻病树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