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苗期主要病害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甜瓜苗期主要病害防治

    39599 阅读 2015-03-05 发布时间

     

    1、猝倒病 
      在早春育苗期,主要因土温偏低、苗床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综合因素,导致猝倒病大发生。症状为:瓜苗出土前染病,造成胚茎和子叶腐败而死。出土后,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斑,褐色、凹陷并缢缩,子叶萎蔫,幼苗倒伏枯死 可用亚霉灵或普力克等药剂防治。 
      2、立枯病 
       发病条件同猝倒病。病状为:幼苗染病后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叶子白天萎蔫,晚上恢复,以后病斑凹陷,病斑绕茎1周后将导致植株枯死,但病株不易倒伏,呈立枯状为该病的特点。 药剂防治同猝倒病。 
      3、枯萎病 
      连续阴雨天或过量灌水时,容易发病。症状为: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典型的土壤传播病害。在甜瓜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苗期发病,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幼叶发黄。叶片从根茎部向上逐渐萎蔫,中午症状尤为明显,早晚可以恢复正常,如此反复数日后,叶片显褐色,萎蔫,日趋严重,引起全株枯萎死亡。典型症状是病根表皮层呈水渍状黄褐色,粗糙、有纵裂,根茎纤维管束呈黄褐色。 定植时或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敌克松等药剂灌根。 
      4、霜霉病 
      病菌遇低温、潮湿、露水大时最易流行。症状为:主要危害叶片。子叶发病,表现正面不均匀褪绿、黄化,逐渐转为不规则的枯黄斑,在潮湿情况下,反面为一层疏松的灰色或紫黑色霉层,子叶即很快变黄枯干;苗期以后发病,在叶片正面隐约可见淡黄色病斑,无明显边缘,黄色病斑的反面出现多角型病斑,边缘水渍状,在清晨露水未干时观察尤其明显。病斑继续发展,正面为黄褐色至褐色斑点,反面形成一层灰黑色至紫黑霉层;遇高温干燥时病斑停止发展而干枯,背面不产生霉层。用普力克、杀毒矾等药剂防治。
    5、白粉病 
      1624时发病严重。在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发病较重。症状为:该病可侵染叶片、茎部和叶柄。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黄色小粉点,扩大后为白色圆形霉斑。一般见于叶正面,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霉斑迅速扩大连成一片,使全叶布满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黄卷缩,但不脱落。后期霉斑变灰,其上长出很许多小黑点。可用粉锈宁、三唑酮等药剂防治。

    6、疫病 
      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830,病菌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条件,因此雨后或大水漫灌发病严重。症状为:病菌可侵染幼苗。子叶受害呈圆形暗绿色病斑,中央部分逐渐变成红褐色,幼苗近地表处显著倒伏枯死。叶片受害初期呈暗绿色病斑,天气潮湿时软腐似水煮状;天气干燥时,为淡褐色,干枯萎缩,易脆裂。茎基部受害时显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部萎缩软腐,但维管束不变色,这是与枯萎病的主要区别。药剂防治参照霜霉病。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