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灌区冬麦北移种植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引黄灌区冬麦北移种植技术

    45968 阅读 2015-02-05 发布时间

             宁夏冬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彭阳县就开始种植冬小麦。在冬小麦布局上,可划分为三个区域。纯冬麦区包括泾源、彭阳、隆德三县全境及原州区大部分地区,本区域越冬期间热量条件比较适宜,一月份平均气温均高于-8℃,最低气温高于-14℃,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是我区的主要冬麦区;以冬小麦为主的冬春麦混作区。包括原州区东北部、西吉、同心、盐池等,本区一月份平均气温在-8-9℃,最低气温在-14℃~15℃之间;引黄灌区冬麦北移种植区包括引黄灌区10县。

    1、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使冬小麦苗期处于最佳的温、光、水条件下,充分利用光热和水资源,达到冬前培育壮苗的目的。经多年研究,最适播种期在925-105日,适宜播种期在920-1010日。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包括合理的播种方式,基本亩数,群体结果和最佳产量结构等,综合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结合引黄灌区冬春季墒情不足和干旱等实际,引黄灌区冬麦适宜播量为一般中上等肥力亩播量控制在20-22公斤(套种田控制在18-20公斤),该播量范围内亩产最高,群体结构合理,个体发育好,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适宜,产量形成因素较为协调。

    3、适当深播。播深是保护冬小麦越冬的重要措施。

    播种太浅时,由于分蘖节埋藏太浅,冬春季失墒而使越冬存活率下降;播种过深则由于分蘖过深而抑制分蘖,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小麦高产。据研究播深在1.5cm9cm的范围内,冬麦产量随播深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播深在5-7cm时,产量较高。

    4、帒好种肥。播种时每亩帒磷酸二铵10-15公斤。

    5、精细播种。整地后的1-2天及时抢墒播种,做到行直、落籽均匀、无漏播和重播;播后及时耱地保墒。推荐使用液压悬挂式圆盘开沟播种机或有限深装置的24行大型播种机进行播种;苗床旋耕播种的,使用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种、覆盖和镇压作业的免耕施肥播种机。

    1)灌足冬水。旱地和稻茬地冬麦必须灌足冬水,越冬前要大水灌溉至自然的落下,对漏水严重的田块可再次适当补灌。旱茬地灌水定额以每亩80方为宜,稻茬地灌水定额以每亩5060方为宜;在灌溉时间上以115-15日为宜,严禁灌水过晚造成冰层盖苗。

    2)加强越冬管理。

    ①镇压保墒。冬春季镇压是提高越冬存活率的重要措施。在土壤封冻后,于12月下旬及时镇压打碾,弥合裂缝,保温防冻;次年返青前,于2月上中旬进行1次~2次镇压打碾,提墒促进返青。

    越冬防护。在越冬期间要注意防止牲畜,羊只踏啃。侵害幼苗。

    3)适时追肥。冬小麦生长期长在引黄灌区达264天,播前一次性施肥易出现前期生长过旺,后期脱肥的现象,因此必须重视追肥,把50%氮肥于返青起身期和拔节期追施。一般在3月中旬返青期土壤表层化冻时机播旱追肥,亩追尿素10公斤,拔节前结合灌水亩追尿素14-20公斤:没有进行机播旱追肥的,可于拔节前结合春灌第一水一次性亩追尿素24-30公斤。

    4)防治病虫草害及其它灾害。

    1防治病虫草害。播种前可选用百草枯等除草剂杀灭田块周边的杂草,清除麦蚜、叶蝉、飞虱等害虫的越冬寄主,预防小麦黄矮病、丛矮病和红矮病;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和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及时防除田间杂草。

    2叶面喷肥。对抽穗期叶色转淡,供氮、磷、钾不足的麦田可用2%-3%的尿素溶液或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亩左右叶面喷施,以增加粒重。

    3注意防倒。

    5)适时收获。

    冬麦在蜡熟末期及时收获,即植株全部枯黄,茎秆尚有弹力,子粒色泽和形状已接近品种固有特征,较坚硬,含水量为22-25%.

    6)适时抢墒套种和复种。可间套种玉米、大豆或苏子;复种(直播或育苗移栽)作物可选择:水稻、鲜食玉米等粮食作物;青贮玉米、苏丹草等饲草作物:油葵等油料作物;黄瓜、荚瓜、梅豆、大葱、萝卜、韭葱、甘蓝、菜花、西红柿等蔬菜作物。其栽培管理应执行相应作物的栽培技术。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