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奶业的发展,奶牛规模养殖比例逐年提高,如何通过推广应用现代奶牛养殖新技术,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实现奶牛的高效养殖,确保奶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河北省是全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的省份,但是,现代奶牛养殖新技术的应用及群体单产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通过推广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蒸汽压片玉米、玉米全株青贮和奶牛分群管理等配套技术的应用,建立奶牛高效健康养殖体系,提高奶牛规模养殖效益,实现奶牛的高产、高效、健康环保养殖。
一、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
1.全混合日粮:TMR为全混合日粮的英文缩写,TMR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全混合日粮(tmr)保证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具有均衡的营养。
2.与传统饲喂方式相比TMR具有以下优点:
⑴可提高奶牛产奶量 多所大学研究表明:饲喂TMR的奶牛每公斤日粮干物质能多产5%~8%的奶;即使奶产量达到每年9吨,仍然能有6.9%~10%奶产量的增长。
⑵增加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 TMR 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混合,这样物料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互补作用,从而增加了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在性能优良的TMR机械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排除奶牛对某一特殊饲料的选择性(挑食),因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同时TMR是按日粮中规定的比例完全混合的,减少了偶然发生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或中毒现象。
⑶提高牛奶质量 粗饲料、精料和其他饲料被均匀地混合后,被奶牛统一采食,减少了瘤胃 pH值波动,从而保持瘤胃pH值稳定,为瘤胃微生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饲料营养的转化率(消化、吸收)提高了,奶牛采食次数增加,奶牛消化紊乱减少和乳脂含量显著增加。
⑵增加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 TMR 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混合,这样物料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互补作用,从而增加了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在性能优良的TMR机械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排除奶牛对某一特殊饲料的选择性(挑食),因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同时TMR是按日粮中规定的比例完全混合的,减少了偶然发生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或中毒现象。
⑶提高牛奶质量 粗饲料、精料和其他饲料被均匀地混合后,被奶牛统一采食,减少了瘤胃 pH值波动,从而保持瘤胃pH值稳定,为瘤胃微生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饲料营养的转化率(消化、吸收)提高了,奶牛采食次数增加,奶牛消化紊乱减少和乳脂含量显著增加。
⑷降低奶牛疾病发生率 瘤胃健康是奶牛健康的保证,使用TMR后能预防营养代谢紊乱,减少真胃移位、酮血症、产褥热、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⑸提高奶牛繁殖率 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采食高能量浓度的TMR日粮,可以在保证不降低乳脂率的情况下,维持奶牛健康体况,有利于提高奶牛受胎率及繁殖率。
⑹节省饲料成本 TMR日粮使奶牛不能挑食,营养素能够被奶牛有效利用,与传统饲喂模式相比饲料利用率可增加4%;TMR日粮的充分调制还能够掩盖饲料中适口性较差但价格低廉的工业副产品或添加剂的不良影响,为此每年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数万元。
⑺大大节约劳力时间 采用TMR后,饲养工不需要将精料、粗料和其他饲料分道发放,只要将料送到即可;采用TMR后管理轻松,降低管理成本。
二、玉米全株青贮玉米
全株玉米青贮是指玉米生长至乳熟期到蜡熟期之间时进行刈割,把茎叶带穗一同切短打碎进行全株青贮加工。
全株青贮玉米的优点有:
1.把玉米籽实和青秸杆同时切铡混合进行青贮,增加了青贮饲料中营养含量
2.全株玉米青贮可在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的阶段一次性刈割贮制,并及时播种下茬,增加了单位面积的饲料产量
3.保证了青饲料全年的均衡供给,实现奶牛常年的生产和产品供应
4.青贮玉米的消化率和适口性都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保证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5.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饲养成本。
三、蒸汽压片玉米
蒸汽压片玉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谷物饲料加工处理方式,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谷物蒸汽压片处理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奶牛养殖中,蒸汽压片是一种对玉米进行湿热加工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玉米的生物学价值,改善其利用率,提高玉米能量14-15%,蒸汽压片玉米饲料的淀粉消化率达到99%。可以提高瘤胃淀粉、过瘤胃淀粉和总肠道淀粉消化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其它物质的消化代谢,减少氮、磷的排泄。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蒸汽压片玉米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量。
蒸汽压片的优点:
1.牛奶产量方面:提高8%~10%,平均达到每头牛每天多产2.7公斤牛奶。
2.牛奶品质方面:乳蛋白产量提高6%;乳糖提高2%;体细胞减少60%。
3.奶牛体况方面:泌乳期奶牛体况指标显著提高,产奶潜能增大。
四、分群管理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论是后备母牛还是成年母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
㈠成年母牛按泌乳阶段分群
一般可分为五群:
①干乳期(60天)
②围产后期(15天)
③泌乳盛期(110天)
④泌乳中期(90天)
⑤泌乳后期(90天)
㈡.后备母牛按生理发育阶段分群
一般可分为六群:
①哺乳期犊牛(0~3月龄)
②断奶期犊牛(3~6月龄)
③小育成牛(6~12月龄)
④大育成牛(12~18月龄)
⑤妊娠前期青年母牛(18~24月龄)
⑥妊娠后期青年母牛(24~27月龄)”
一般可分为五群:
①干乳期(60天)
②围产后期(15天)
③泌乳盛期(110天)
④泌乳中期(90天)
⑤泌乳后期(90天)
㈡.后备母牛按生理发育阶段分群
一般可分为六群:
①哺乳期犊牛(0~3月龄)
②断奶期犊牛(3~6月龄)
③小育成牛(6~12月龄)
④大育成牛(12~18月龄)
⑤妊娠前期青年母牛(18~24月龄)
⑥妊娠后期青年母牛(24~27月龄)”
奶业发达国家的总体趋势是奶牛数量、农场数量和奶农数量都在减少,牛奶产量保持稳步发展,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成年母牛年单产7500千克左右。我国在2008年后,奶牛养殖也在急剧向规模化发展,养殖水平、养殖理念逐步提升,正在向着科学管理、规模经营、健康环保、高产高效的模式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