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肥管理
枸杞扦插后,一般春季10天左右,秋季8天左右开始冒新芽。畦面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新芽的快速生长,干旱或田间湿度过大均不利于插穗的生根和出芽,影响枸杞的产量及品质。扦插后20天左右,每亩浇施1次1500公斤的稀人畜粪。第1次采收结束后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到翌年5—6月中旬枸杞剪枝后换地膜前,在行间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每亩施4000公斤,加复合肥30公斤。
2、温度管理
枸杞枝条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秋季在霜降前要覆盖大棚。为确保枸杞在元旦、春节正常上市,12月10日前后至2月下旬,大棚内应加盖1层中棚,使棚温保持在15℃以上,同时应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揭盖棚膜,以确保透气、换气。夏季高温时,棚顶应覆盖遮阳网,并早晚喷水降温保湿,创造适宜的生长小气候,有助于提高枸杞品质。
3、清园剪枝
枸杞生长期间应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一般每年5—6月枸杞停采越夏,可利用这一时机进行清洁田园,修剪枝叶。其方法:一是结合中耕培土,清理田间枯枝残叶、杂草和老化地膜;二是于6月中旬将离地面12—15厘米以上的枝叶全部剪掉。清园剪枝后应深施肥料,覆盖新地膜。
4、病虫害防治
(1)枸杞黑果病
5—8月发病,危害青果、花蕾和花。发病后,果实出现褐色的病斑。防治措施:开沟排水,摘除病果,结果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施,雨后立即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根腐病
6月下旬发病,7—8月较严重。初期根部发黑,逐渐腐烂,而后地上部枯萎,全株死亡。防治措施:用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浇灌根部。
(3)枸杞实蝇
主要危害幼果,1年2—3代,其蛹在土内越冬。防治措施: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也可用毒土灭土内初羽化的成虫或人工摘除蛆果。
(4)枸杞瘿病
1年多代,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产卵,而后幼虫侵入组织,使组织畸形,变成蓝黑色的痣状虫瘿,翌年新梢受危害。防治措施:发生前期,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