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黄秋葵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56979 阅读 2014-11-05 发布时间

     

    黄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嫩果具有营养价值很高的糖蛋白质,人体必需的铁、钙、糖及各种维生素。不但能帮助消化、解辛辣而且具有护胃肠和肝脏、强肾补虚,是新型保健蔬莱。
    1、疫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在3月中旬温度通过15℃以后开始播种,当幼苗长20cm以后,疫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
    防治方法:抓住发病初期用72%锰锌·霜脲WP(克露)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WP900倍液或64%杀毒矾WP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隔7~10天喷雾1次,防治2~3次。
    2、病毒病
    病毒病是黄秋葵生产上主要病害,根据种植调查成株期比苗期病重。发病时间一般在5~9月。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幼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植株矮小,结实少或不结实。
    防治方法:不从病田留种,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WP400~500倍液或20%病毒AWP4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防治3次,隔7~10天1次。
    3、毒毛虫
    主要为害幼苗期,常在出苗后取食叶肉成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用10%除尽EC1500倍液或5%锐劲特SC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EC十氰戊菊酯EC3000倍液喷雾。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