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的栽培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鸢尾的栽培技术

    76723 阅读 2014-11-05 发布时间

     

    鸢尾为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栽培,多年观赏,是北方庭院中普遍的春夏主要花卉。
    生态习性:鸢尾类花卉喜气候凉爽,耐寒性较强。冬季地上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越冬。分陆生鸢尾和水生鸢尾两大类。
    繁殖方法:主要以分株繁殖,一般2~4年分株一次,常于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分割根茎时,每个根茎带2~3个芽,将分割的根茎集中扦插于湿沙中,温度保持20℃,2周后即可生出不定芽。部分能结实的种类,还可进行播种繁殖,7、8月份种子成熟后即采即播,当年出苗,2~3年可开花。
    栽培要点:
    (1)陆生鸢尾类栽培
    如鸢尾、德国鸢尾、蝴蝶花等,喜阳光充足环境,喜 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粘性的石灰质土壤,在酸性土中生长不良,忌水涝。栽前土壤要深翻,施入腐熟有机肥,栽时不宜过深,根茎要压紧,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土壤偏干为宜,否则易发生病害。最好在春季前与花后各施一次稀薄饼肥水或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以促进开花及根茎生长。秋季后植株枯黄后及时清除地面,冬季不用覆盖即可安全越冬。
    (2)水生鸢尾类栽培
       如黄菖蒲、花菖蒲之类的鸢尾喜阳光充足和水湿环境,宜生长于富含腐殖质、湿润的酸性沙壤土,忌石灰质土,一般栽植于潮湿洼地或浅水区,家庭可用水缸栽培。栽前要深翻土并施入基肥,栽后主要注意水湿条件,生长期间水深保持在10~15为宜,水位应在根茎以下,夏季休眠期也不可过干,冬季可略干燥一些,但不可过干,严寒地区要在株丛上覆盖稻草以防寒。
    常见病虫害防治:
    鸢尾锈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发病后叶片上出现锈黄色小脓包,秋后病部出现黑褐色粉状物,被害株花型变小,花质差,严重时叶片枯死。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乳油4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喷洒来防治。
    鸢尾软腐病:多发于雨季,被害叶片先变为暗绿色,自根际处软化腐烂,地下根茎也软腐,严重时全株死亡。发病初期可以1:1:100波尔多液喷洒防治。
    蚀夜蛾:一种地下害虫,北方地区发生较重,植株自茎基部被咬断,地下根茎被害后引起腐烂,或在开花时咬断花梗而使植株不能开花。一般在5月份幼虫为害时防治,用40%毒死蜱乳油或9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浇根部防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