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进入养殖的黄金时节秋季,秋季是养猪的最佳季节。凉爽的气候以及适宜的湿度,最适合猪的生长发育。但是随着气温的降低,也给猪场带来的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现针对秋冬季节的气候特点,建议养殖户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善猪场的生产条件,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第一,不宜进行猪场修建和改造。秋季气温降低,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大大降低,病原传播的机会大增,如果继续施工,施工人员带病进场并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应尽早停止场内施工,以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第二,做好秋季气候多变的准备。秋季是气候变化最大也是最频繁的季节,对猪场的危害也是因为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不当造成的,如果采取有效地应对气候多变的措施,会将损失降到最低。温度是最重要的,在没有气温变化之前就应准备好加温设施,如锅炉的维修,煤炭的准备,封堵窗户的砖、塑料布是否备好等。
第三,调整配种计划,防止配种产仔过于集中。夏季的高温、疾病感染造成的母猪不发情和配种受胎率低的问题即将结束,入秋后将出现大批待配母猪,并出现明显的发情,如果不节制地配种,会出现春节期间产仔高峰的出现。春节期间人员频繁流动,人心不稳,如加上产仔高峰的大工作量,就会出现常见的疾病流行和死亡率高的现象,多配的猪并没有带来多出栏的结果。所以秋季配种不能过多,而应按正常配种计划执行,以免出现不应有的损失。有配种计划的猪场按计划执行,没有计划的猪场尽快制定出配种产仔计划,并严格执行。
第四,注重猪群管理。在猪群管理方面:一是做好合理分群,一般每圈养10~20头为宜,保证每头猪有适宜的栏位面积(通常育肥前期0.4~0.8平方米/头,后期0.8~1.2平方米/头),并保持同一圈栏内的猪只体重均匀。二是做好猪只“三点定位”的调教,使猪群从开始就养成固定地点排粪、采食和睡觉的生活习惯。
第五,注重饲喂管理。在秋季养猪时,除加强常规饲料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秋季,红薯、花生秧、豆秸等粉碎后发酵都是很好的猪饲料,薯类块茎、豆类荚茎等可晒干粉碎后再用来喂猪。在饲喂方法上采取生料湿喂、单独饮水的方法,粉状配合料,按1:1~1:1.5的比例在喂前加水调制。建立定时和定量饲喂的生活制度。为促进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育肥猪每天日粮可分3次定时饲喂,此外,猪的食欲一般是傍晚最盛,早晨次之,中午最弱。因此,在一日内每次的给料量大致可按早晨35%、中午25%和傍晚40%的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