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我市玉米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导致我市大部分玉米田出现明显旱情,玉米叶片萎蔫卷曲,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矮小,其中部分春玉米因生长关键期遭遇高温干旱,造成抽雄困难、吐丝期推迟,出现雌雄不协、花期不遇、空秆等现象,严重地块几近绝收。目前,我市春玉米已进入籽粒形成及乳熟期,夏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部分已进入抽雄开花期,无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均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对水分需求比较敏感的时期,持续高温干旱将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当前生产实际,特提出玉米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一、广辟水源,科学抗旱
目前我市玉米正处于需水关键期,干旱会造成玉米卡脖旱,出现抽雄困难,花期不遇等现象。开花吐丝期遇旱,还会影响授粉结实,造成秃尖、缺粒,影响产量。为有效遏制旱情,降低灾害损失,全市农技推广部门应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性和做好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克服当前农民观望等雨的麻痹思想,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指导农民科学抗旱,充分利用一切抗旱水源,开沟引渠,加快灌溉进度,扩大灌溉面积,争取快浇、多浇、浇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应用喷灌、沟灌、分段灌、小畦灌、管道输水、隔沟交替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减轻高温干旱对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因地因苗因墒,搞好分类管理
在水资源调配上,要将有限水源重点调配到保墒效果好、增产潜力大的中高产田。同时根据不同苗情,合理调整灌溉顺序,即先灌处于开花吐丝期的玉米,再灌生长至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后灌处于籽粒形成期的玉米。
三、肥水齐攻,促进生长发育
已灌溉的地块,应及时采取浅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田间水分蒸发。对处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应结合灌溉或降水,及时追施穗肥,可亩追施尿素25公斤左右。对近期无降雨、旱情没有解除的地块,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800-1000倍液或旱地龙500-1000倍液,降温增湿,提高植株抗旱能力。对生育期延迟、苗小苗弱的地块,要增施尿素,加快生育进程。
四、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对于处于开花授粉期的玉米田,高温干旱将导致花粉生命力下降,影响授粉结实。应在浇好开花水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授粉结实率。可在盛花末期,晴天上午9~11点,采用摇株或人工拉绳法,进行2~3次人工辅助授粉,以达到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的目的。
五、加强虫害防治
干旱条件下,易加重虫害发生,应加强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应重点防治玉米螟、棉铃虫、三代粘虫、蚜虫等虫害。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1~1.5公斤,撒入心叶进行防治;对于粘虫、棉铃虫等害虫,可用菊酯类农药如30%速克毙乳油2000~3000倍液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于蚜虫可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机防、飞防作业,提高防治效率。
在全面落实抗旱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还要抓好春玉米适期收获、夏玉米适期晚收工作。乳线消失是玉米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时千粒重最高,是玉米收获的最佳时期。我市夏玉米因受热量资源限制,很难达到正常成熟,为最大限度增加籽粒千粒重,提高单产,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推迟夏玉米收获时间。根据我市生产实际,夏玉米收获时间可推迟到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