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桃除晚熟品种外基本采收完毕,很多果农随着采收结束,一年的管理工作也随之告一段落,忽略了采收后的管理。提醒果农朋友,桃树结果后,消耗了大量的营养,而桃采果后到落叶前这段时期,是桃树根系进入生长高峰,吸收营养能力增强,也是桃树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期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桃树的越冬防寒能力及明年的生长结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桃树采果后的管理工作,为来年桃树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整形修剪
桃树采果后,新梢生长加快,形成副梢的能力较强,容易造成膛内通风不良,影响花芽分化。通过修剪,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改善光照条件,充实枝条,形成良好花芽。老弱枝组要短截回缩,尽量用中部枝组挂果,贪青晚熟秋梢要摘心控梢,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枝条成熟。对结果后下垂的衰弱枝适当回缩,促进其更新复壮。盛果期及成年结果树,延长头的修剪采取甩“辫子”,去“耳朵”,去强枝,留中庸枝,去徒长留结果枝。
二、科学施肥
原则:早熟早采的果园应早施。特别是结果过多的树体更应早施,晚熟品种应在采果前施。由于桃树在开花、结果、果实发育及果实收获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内养分。为保证桃树在花芽分化及保叶所需的养分,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充足的肥料,来弥补采果后树体对营养的需求,利于恢复树势,促进有机肥料的转化和根系恢复生长,延缓落叶,促进花芽分化。
方法;施肥量因树而异,旺树少施,弱树多施,尤其是对生势衰弱及老龄树必须增施采后肥。一般丰产树施肥量为产量的2—3倍。在离树体30厘米外挖条沟或环状沟,然后将表土和有机肥混匀填入沟内,新土填入表面。坐果量大的桃园,从采收后开始,隔两周喷1次0.4—0.5%的尿素+0.3—0.5%的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枝条营养。注意: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否则烧伤桃根,影响生长。
三、病虫防治
桃树秋季主要病虫害有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蚜虫、潜叶蛾、红蜘蛛等;病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等交替使用,10—15天一次。虫害:可用3%多抗霉素400—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1500—2000倍液。流胶病;尽量避免枝干遭受机械损伤,将枝干上的流胶病斑及翘皮刮除后,用生石膏粉涂于流胶处;也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等量草木灰或食用醋液涂抹患处,或用护树将军乳剂涂抹患处或剪口处即可。树干上的病虫害,可通过对树干涂白杀灭,还可以降低昼夜温差,提高树体抗寒能力,防止冻害。
四、防旱排涝
在排灌配套基础上,结合中耕除草,对树干周围适当培土,防止树盘内积水烂根。秋季雨水较多时可只除草不松土。深度由内向外逐渐加深,即干周围浅耕约10cm,外围约25cm,如果遇秋旱应及时灌水。
五、清园、翻盘
清园:桃树落叶后,结合修剪及时彻底清除园内落叶、杂草、烂果及病虫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虫原来年对桃树的危害。
翻树盘:土壤是许多病虫害生存的场所,因此,经过翻树盘,将土表和落叶层中越冬害虫埋入土中,也可将地下害虫的幼虫暴露地面,可消灭一大批害虫。减少翌年虫口密度。同时,结合翻树盘施入腐熟有机肥即提高土壤通透性,又利于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