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栽培技术,针对植株的每一生长环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抑制生理果实的发生,提高果实的品质与质量。
关键词:控制、生理果实、措施。
番茄俗称西红柿,果实鲜美多汁,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矿物元素,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发展,生理果实性病害发生日趋加重,引起果实出现种种症状,直接影响果实的品质质量、商品性和经济效益,给生产者造成极大损失。番茄果实产生的生理障碍主要由于各时期环境条件不适或管理不当造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是提高番茄果实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培育适龄壮苗:适龄壮苗可有效控制多心皮室果、顶尖果、籽外露果、大脐果等畸形果发生,从而提高番茄果实质量。
1、形成条件;幼苗在花芽分化和发育期持续低温、光照不足、水分充足、氮多肥,使养分集中到正在分化的花芽中,花芽细胞分裂过旺所致。
2、采取措施:(1)掌握花芽分化时期:番茄果实能否发育成正常果,主要取决于花芽分化的质量。通常番茄幼苗从2-3片真叶开始花芽分化,直至7-8片真叶止,是番茄1-3穗花芽分化形成期。(2)控制生长适宜光温:番茄幼苗在不同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播种到出苗温度为昼温25~30℃,夜温20℃;出苗后为防止幼苗徒长,温度应控制在昼温20-25℃,夜温10-15℃;定植前1周开始低温炼苗,昼温18℃~20℃,夜温可降至7℃~8℃。育苗期遇阴天时,在温度允许时,棚室的覆盖物要尽量早揭晚盖,棚膜要保持洁净;雪天尽可能在中午前后揭开草苫透光,以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增强幼苗的抵抗力。(3)水分管理:番茄苗期的水分管理十分重要。一般播种时浇一次透水后,直至出苗不再浇水,以减少苗期病害。若发现苗床过分干燥,可在晴天用洒水壶淋洒,也可在水中加入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等减少苗期病害。原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4)营养管理:番茄的育苗期较长,所以育苗用的营养土肥料要充足,育苗期间一般不施追肥。若幼苗出现脱肥现象,可用0.25%磷酸二氢钾与0.3%尿素,兑水30斤结合浇水进行叶面喷施。
二、定植与缓苗:适时定植可有效防止空洞果、筋腐果、网筋果、小果或豆、僵果等发生。
1、形成条件;定植时苗龄太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失调;定植过晚,苗龄长,秧子弱;光照不足,气温偏低,夜温高;土壤湿度过大或干旱,土壤钾、硼、钙等元素缺乏,氮肥施用量过大所致。
2、采取措施:(1)定植:定植前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保证土壤中钙和硼元素的含量,避免土壤水分发生急剧变化;定植时要选用健壮的适龄秧苗种植,番茄苗龄通常是55-60天左右;夏季高温季节苗龄约30天左右。(2)光温控制: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定植后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昼温在25-32℃之间,最高不要高于35℃,夜温18-20℃,最低不得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60%~80%,以利缓苗及幼苗的健壮生长。当温度达32℃以上时可短时间放风。缓苗后要有明显的蹲苗过程,可适当降低温度。昼温控制在25℃左右,夜温在13—15℃,空气湿度不超过60%,以防徒长。蹲苗时间应根据幼苗长势和地力因素来决定,一般为10—15天。(4)水肥管理:定植水要浇足,缓苗水要跟上。浇水后要及时勤中耕蹲苗,增加土壤透气性,促使根系下扎,形成较大的根群,并减少杂草及病害的发生。以后至开花期尽量不浇水,以防植株徒长,避免造成落花。若土壤干旱,可酌情浇一小水。对个别弱苗可适量浇偏心肥水。
三、科学管理:番茄保花保果除了培育壮苗,使用座果激素等措施外,还要加强栽培管理。
1、开花座果期:此阶段是番茄从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的转折期。通过栽培技术协调两者关系,若管理不当易形成空洞果、僵果等。
1、1形成条件:开花时温度过低、过高、光照不足,夜温过高等使不成熟花粉增多,无法正常受精,导致只有果壁发育而胚座发育不良形成。
1、2采取措施:⑴掌握花期所需温度:番茄开花期的适宜温度昼温控制在24—28℃,夜温12—14℃。一般在15-30℃的范围内均能正常开花结果。如果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能正常生长,尤其开花期要避免35℃以上高温对受精的危害,促进坐果部的正常发育。(2)增强光照:番茄是喜光蔬菜,如果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产物减少,向果实内部运输的养分供不应求,造成输送的养分在果肉和果皮优先得到,而胎座得到的营养物质较少,使果实不能正常发育。(3)加强肥水管理:番茄开花期严谨浇水,要求适宜的空气湿度60%-7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过小(高温干燥或低温高湿)均影响花粉管的萌发,影响花粉的生活力,从而影响花粉受精,导致结果不良。
2、坐果至膨大期:此阶段是秧果同步生长,植株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向生殖生长为主,当第一穗果实坐住后开始膨大时,吸收较多的养分,而上面的花序也在不同程度的分化和发育,因此各层花序之间的养分争夺比较明显。如果茎叶与花果之间养分供给不均,则形成脐腐果、筋腐果、网纹果等。
1、1形成条件:低温、高温干燥,光照不足,有机肥少,氮肥过多,钾、钙硼肥不足,夜温高水分供应失调等。
1、2采取措施:(1)温度与光照:保证果实发育期最佳温度为24-28℃,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35℃。夜温在12-17℃之间。夜温不要过高,否则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果实发育不良。改善采光条件,增加光照,使植株健壮生长,扩大同化面积。(2)肥水:此阶段需要大量肥水分供给,除果实生长需肥水外,还要满足花序发育的需要。种植时应多施有机肥;管理上结合浇水增施摧果肥,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番茄的需肥特点、需肥量科学地进行平衡施肥,避免过量施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肥,多施有机肥,氮、磷、钾肥要合理搭配,适当增施钙、硼肥;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保证水分的均匀供应, 低温季节忌大水漫灌;保护地栽培要避免高夜温;或喷洒0.5%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硫酸钾,提高植株的吸肥力和适应能力。
3、膨大至专色期:为生殖生长期,茎叶与各层花序之间养分争夺较突出,若是肥水管理不当易形成裂果及日烧。
1、1形成条件:遇高温、干旱、土壤缺水、强烈日光照射、暴雨以及土壤水分突然变化等。
1、2采取措施:(1)光温控制:防止果实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暴晒,避免果皮的老化。合理密植,适时、适度整枝打杈,使茎叶相互掩蔽,不要让阳光直射果实,注意果实上方应保留1-2片叶。打杈时应注意不要在灌水后或阴天进行,否则伤口处分泌出大量液体易产生腐烂或感染病害。当温度过高时应注意通风降温或覆盖遮阳网。(2)肥水:番茄生长中后期,植株表现早衰,肥水供应不足或不及时,都会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因此肥水管理要跟上。另外,土壤中钙和硼含量少也易引起果皮的老化。所以在土壤含钙素和硼素低的条件下,应及时补充钙素和硼素。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忽干忽湿,造成壤水分含量的急剧变化和水分直接淋到果实上。以及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水分含量的急剧增加。浇水以见湿见干为度,避免沤根、伤根。
5、药害:番茄在花期使用激素不当易产生畸形果、空洞果。
1、1形成条件;蘸花时间过早、过晚,浓度过高、过低或重复使用。
1、2采取措施:(1)正确使用激素浓度: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激素有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25-50ppm;2,4-D(二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10-20 ppm;保果宁(甲硫乙霉威),使用浓度薄皮1克兑水1.5千克,厚皮兑水2千克;番茄灵(10%对氯苯氧乙酸钠),使用浓度20-30毫克/升。当气温低时,可用高限浓度;气温高时,浓度应低些。过高易出现畸形,太低不起作用。(2)时间:应在晴天早晨露水下去后或下午高温过去后进行。阴、雨天最好不蘸或喷花,因为阴、雨天时,气温低、光照弱,药液在植物体内运转慢、吸收的也慢,易出现药害。(3)方法:将配好的药液防落素、保果宁、番茄灵一定要在花刚开或半开时喷花或浸花,每朵花只能用药一次;应用后比2,4-D安全,不易产生药害。使用2,4-D时,用毛笔轻轻涂抹在花柄或花序梗部。千万不可沾到茎叶上,更不要喷雾。否则药业沾到茎叶上易引起扭曲。注意:蘸花时间不要过早,过早易烂花或形成畸形果、空洞果;过晚花呈灯笼状时不起作用。为避免重复蘸花,最好在药液中加入一点色素作为标记。